13日,笔者从饶平海关获悉,自去年饶平成为我国首批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试点以来,饶平海关“量身服务”专门出台14项具体扶持举措,全力助推饶平开放型农业经济新发展。据统计,2017年下半年,饶平海关农产品通关速度同比提升83%,饶平县进口农产品48.32万美元,同比增长100%;出口农产品8.84亿美元,同比增长34.5%。
图为海关人员为饶平活鱼出口开展海上监装通关
据悉,饶平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于去年7月底获批。随后,饶平海关迅速出台《饶平海关促进饶平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发展的意见》,提出14项具体扶持措施。其中包括,提供24小时预约监管确保鲜活农产品随到随验,安排专人为试验区企业开展重大项目前伸服务,采用特色监管方式保障鲜活产品质量,为农产品进口企业提供一次审批、银行电子保函循环使用、汇总征税等便利措施。
活鱼出口是饶平海关对外贸易的一大特色,但由于活鱼养殖性质特殊,环境要求较高,在监管场所开展监管存在难度。为加强实际监管,有效防控风险,该关果断将“关口前移”,创新地以简单实效的“海上监装”模式为企业办理通关手续,得到水产品企业广泛好评。2017年至今,该关以“海上监装”模式监管渔船17条,累计重量544.9吨,货值423.36万美元。
图为饶平海关为潮州港首条外贸内支线的货物监装上船。
“我们的茄汁沙丁鱼罐头现在是卖得越来越好了,国外订单滚滚来,预计2018年的出口额会比去年再翻一番!”近日,饶平某水产企业的负责人如是表示。“这多亏了国家‘一带一路’好政策,也要感谢海关为我们提供周到便捷的通关服务。”
据饶平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,去年饶平海关主动与地方党政、企业密切配合,共同推动潮州港历史上首次海外肉类进口。截至目前,该关共顺利完成19单原产自西班牙、比利时、英国及加拿大等国的肉类进口通关业务,累计重量475余吨,丰富了地区人民的“菜篮子”。同时,还促成潮州港首条外贸内支线(潮州港—厦门港)投入运营,为饶平特色水产品“走向世界”打通外贸“新通道”。接下来,该关将推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主要港口与潮州港贸易对接,加速潮州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。